金在醫學上的應用可追溯到古代。自古以來,人們一直認為服用金可以醫治百病。公元13世紀,當時人們服用的“金飲料”被稱為萬能藥。民間他有用金箔為小兒壓驚;金還被用作鑲牙的材料。近代由于金的化學理論的發展和醫學上臨床的研究,從理論到臨床,金已在醫學上得到應用。
金的一價巰基化合物(金諾芬)主要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。硫代蘋果酸金(J)“金藥”在正常處治過程的治療濃度范圍內,對根治文原體[Mycoplanma]和利斯曼原蟲病引起的病變有抗菌治療的效果。對金在醫學領域的研究頗為有興趣的是觀察到[AuCl]—與脫氧核糖核酸(DNA)形成配合物。顯然,這是DNA中嘌呤堿與密啶堿的氮原于配位;Au(III)的類似配合物,原則上能抑制細胞分裂,表明Au(III)配合物可能具有抗癌特性;人們也知道硫代蘋果酸金(I)能阻止綿羊淋巴細胞中DNA的合成。金在這一新的領域中特大有希望,有可自在生命科學上取得驚人的成就。
金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療法中被中被應用。金能以顆粒形式或膠體形式被放在照射區中。膠體金(198Au)用于放射治療胸膜或腹膜的滲出物和膀胱癌,即用在需要不溶性放射藥物均勻照射不規則的表面時;膠體金也被用于各種診斷目的,例如骨髓掃描或肝臟與肺臟造影,即將膠體金裝滿要研究的器官后,再用閃爍照相法進行觀察;金箔用于燒傷皮膚的治療;金蒸汽激光用于胃癌、肺癌的治療。
金在近代的前沿科學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,如金在生物傳感器上的應用。我國科研工作者唐芳瓊等人采用酶與金的納米顆粒簡單混合,通過戊二醛與聚丙烯醇縮丁醛(PVB)發生交聯,然后把一根半徑0.5毫米的鉑絲浸到這種溶液(凝膠溶液)中作為電極,發現含有金屬納米金顆粒的生物傳感器的電流響應用得到大大提高。這種生物傳感器在臨床醫學、信息產業等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用途,是當前前沿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。金的溶液也可使細胞內部染色,籍以觀察細胞在動物器官中的情況,
在以人類健康為目的的醫學生物研究中,金與它同數貴金屬的元素具有高度化學穩定性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適中的力學性能。因此是重要的人工器臟材料和外科種植材料,用金及貴金屬制造的微探針探索神經系統的奧秘已取得顯著效果。如神經的修復、心臟起搏器等都使用金和貴金屬及合金材料。